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392

    死在和州而已。”

    云回惊住。

    常阔身侧有副将“呸”道:“什么派兵攻打扬州,他若有这胆子,我敢将头割了捣粪坑里!依我看,攻打是假,想勾搭徐正业是真!”

    常岁宁:“……”话糙理不糙。

    这的确是一大隐忧,所以,需尽快解决和州的麻烦,及时将李逸收拾掉。

    彭参军的面色灰败下来,他本以为常阔当真率十万大军前来,可以驱退徐正业,可现下……

    云回也再度陷入了紧绷不安之中:“徐正业应当很快便能探出虚实,到时便会再攻和州……”

    “兵来将挡。”一直未插话的常岁宁此时才开口:“他们有十万大军,我们凑一凑也有两万——”

    云回看着她:“两万对十万,悬殊还是太大……”

    “我说的两万,是两万精锐。”常岁宁道:“除了这两万精锐,我们不是还有很多和他们一样的兵吗?”

    云回一时未解。

    “和州城有百姓十五万人,除去老弱妇孺,应有五万男丁可用。”常岁宁道:“纵再去一万,仍有四万,徐正业麾下之师,多是一路强征而来,而今和州为自保,青壮男儿为何不能、又怎知他们不愿披甲共同退敌?”

    云回眼神一振,下意识地看向书房外的方向。

    此刻刺史府外,仍围聚着许多不愿离去的百姓。

    ……

    经议定后,和州城中连夜颁布了一则临时的征兵令。

    不过一夜一日间,即得兵万余。

    这个数目与速度皆是少见的,连常阔身边的副将都在感慨:“和州地灵,多忠义之士。”

    得兵之后,便要练兵,时间紧迫,需先教给他们最基本的御敌与自保之道,常岁宁拟了一则适用当下的练兵章程,经了常阔过目点头之后,交给了云回。

    城中其他百姓也各有事忙,读书识字者入刺史府暂领临时之职,或拟文书,或奔走各处传达策令,老弱妇孺忙于编织盔甲,城中打开了粮库与兵械库,家家户户也皆献出农具铜铁之物,用以铸造兵器。

    有忙乱也有争执,现有之物到底有限,寻常老妇注定缝不出坚不可摧的盔甲,但一针一线可聚人心,这一切足以让这座城的民意变得坚不可摧。

    铸造炉中铁水日夜沸腾不息,足以灼醒更多人的热血。

    征兵令上未曾强召,但人数还在继续增长。

    第三夜,和州城仍旧灯火通亮不休。

    常岁宁被常阔临时封了个督工之职,一整日都在忙于监修城防之事。

    各处轮值做事,夜中也不会停下。

    常岁宁坐在城楼最高处暂时歇息,耳边终日嘈杂,诸事忙乱,有时她需要远离喧闹的人群,静下来细思有无错漏之处。

    夜风寒凉,她静坐许久,抬头看夜幕,还隐隐能听到城楼下工匠们敲敲打打的声音。

    她将思绪暂时放空一瞬,遥望向北方时,忽然想,她此时在和州修补城防,崔璟则在北境修筑边防,二人竟巧合地在做同一件事呢。

    不知崔璟有无她这般勤快,连夜赶工?

    稍一细思,便觉崔璟比她不得,北地这般季节已经滴水成冰,夜里更是冷得要命,多半没办法赶工,他纵是想与她比个高低,也要问问屋檐下那半人高的冰溜子答不答应。

    嗯,那他此时应当已经躺下睡去了。

    常岁宁坐得累了,干脆也往后躺下去,将手臂枕在脑后,继续思索城中之事。

    忽地,她打了个响亮的喷嚏。

    ……

    两千里外的北境,崔璟的确未能连夜赶工,但也并未睡下。

    他在处理公务,也偶尔透过挂着寒霜的窗棂缝隙,遥遥看向南边。

    这便是常岁宁那个喷嚏的由来了。

    ……

    常岁宁回刺史府时,已进子时。

    待回到云回为她和常阔临时安排的住处时,只见有人正站在院外等她。

    第237章 常阔非死不可

    是一位妇人带着仆妇。

    那妇人披着墨色的披风,没有任何纹饰,披风下穿着的是白色丧服,掺着灰白的发髻挽起,只用了一对素白玉簪。

    常岁宁有些意外地走过去:“娄夫人。”

    云家夫人本姓娄。

    娄氏面上尚有病色,望向常岁宁的眼神很温和,她点头间,常岁宁便道:“已是深夜时分,夫人病体未愈,当早些歇息才是。”

    “已是深夜了,常娘子却才回来歇息。”娄氏开口,眼神有感激,也有惭愧。

    常岁宁:“夫人知道我?”

    “如雷贯耳,岂能不知。”娄氏道:“常娘子在京师的事迹,我虽在和州,却也桩桩件件皆有耳闻。”

    她自己也不是个死守俗世礼法之人,待女子之奇事奇闻,一向都很关注。

    所以今日在听二儿子说起“常岁宁”一名时,只有万般意外,而无丝毫陌生。

    听得那“如雷贯耳”四字,常岁宁只笑了一下,问:“那夫人是特意在此处等我吗?”

    “是,但也未等太久。”娄氏如实道:“知晓常娘子近日皆是忙到这般时辰才回来,便掐着时辰来见的。”

    “那夫人便请进去说话吧。”

    娄氏点头,随常岁宁一同进了小院,吩咐自己带来的仆妇去沏热茶。

    进了堂中,娄氏未急着落座,而是向常岁宁施了一礼:“今日是为向常娘子道谢而来,小儿阿归已经醒转。”

    常岁宁安下心来,人醒了,这道生死大关便算挺过来了。

    “全因有常娘子那颗救命药,才让小儿及时保下一命。”

    “举手之劳,三郎君平安便好。”

    那一瓶药丸,是她准备离京之际,让孙大夫帮忙备下的,重伤时吞服,有快速止血之奇效,实乃居家出门寻仇杀敌必备。

    她虽只带了一瓶,但孙大夫另将方子也给了她,她已转交给了云回,这几日已令城中药铺批量配制,在各处分发下去。

    一粒药丸分下去,关键时或便可救回一条人命,这皆是孙大夫的功德。

    “我还听阿回说,常大将军与常娘子在赶来和州的路上,便知后续再无援军至,但仍愿冒险驰援和州……”娄氏再次施礼:“这份大恩大德,云家与和州百姓没齿难忘。”

    此举已无关军令与立场,有的只是身为陌生人,却仍不惜己身的大义相助。

    娄氏眼神感激:“这是我云家和一城百姓的运气造化。”

    “怎会是运气。”常岁宁道:“是因刺史大人与夫人,及三位郎君皆身怀浩然之气,行此浩然大道者,自然不会独行。”

    她道:“我与阿爹是因此而来,和州百姓能有今时上下一心共同抗敌之象,也是因为和州有一位好刺史,和值得他们托付性命同行的刺史夫人与郎君。”

    在常岁宁看来,这世上人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