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1146

    中含满了泪,当即便要跪下请罪,马婉终于回过神,忙将人拉住,略显呆滞的视线落在兰莺脸上,却是问:“脸上怎么了?”

    那是兰莺先前一遍遍用蝎子草自伤留下的疤痕,虽大多颜色不深,但条条交错,几乎布满了整张脸。

    听得这句关切,兰莺顷刻泪如雨下,笑哭着道:“不打紧,来日女郎赏婢子几罐丹参羊脂膏用一用,慢慢就好了!”

    马婉点头:“好,我给你寻来。”

    还有东西要去寻,还有人需要她,她便还有理由留在这世间。

    “女郎,婢子带您回家。”兰莺扶起马婉一只手臂,忍下泪意:“婢子给您做您爱吃的饭食,定将女郎身上的肉一两不差地养回来!”

    她的语气好似自己给自己下了一道军令,誓要做成一件无比重要的大事。

    马婉忍不住露出一点笑意,眼圈也终于红了,向兰莺轻轻点头。

    不远处,带兰莺来此的吴春白含笑看着走来的主仆二人。

    马婉也看到了吴春白,她们年岁相当,昔日都是京师官家贵女,自然是见过的。

    但马婉仍是费力地想了好大一会儿,才恍然记起这位女郎是哪个。

    兰莺在旁低声说道:“女郎,当初正是吴家女郎将婢子带去了洛阳……”

    马婉遂停下脚步,向吴春白认真福身一礼。

    吴春白也向马婉回礼,春风盈盈拂过二人的衣裙,之后吴春白陪着马婉,离开了此处衙门。

    荣王府罪无可赦,但马婉揭发李隐有功,故不予株连,等待事后正式审结此案时,将按功奖赏。

    吴春白转告马婉,她可以先行返回马相府居住。

    兰莺恐自家女郎触景生情,便提议也可以在外赁下一处小院。

    马婉压着眼中泪意,哑声道:“回家吧。”

    她想回家了。

    即便她很清楚祖父曾一度“抛弃”了她这个孙女,但嫁去荣王府终究是她自愿求来的,她又怎能要求祖父为了她而叛离心中要守的道?

    她很清楚祖父之志,道与她的取舍,祖父选择了前者,而在道与性命之间的取舍,祖父依旧选择了前者……

    她的祖父不在人世了,为了保护天子,为了还报君恩,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性命。

    这样的祖父对马婉而言,不可恨,可敬。

    她尊重祖父的选择,也不会因为祖父之后的舍弃,便全盘否定祖父对她的疼爱。

    祖父去了,祖母还在,还有弟弟……那些都是她最亲的家人。

    是啊,她还有家人在,她怎能轻易寻死呢,好不容易死里逃生,该死的人已经死了,她该好好活着才对。

    马婉擦干眼泪,坐上了吴春白备下的马车,带着兰莺返家而去。

    昔日的马相府如今空空荡荡,马家人正在从洛阳为马行舟扶灵归京的路上。

    当日圣册帝遇刺,确是李隐所为,虽在魏叔易等人的筹谋之下勉强保下圣册帝一命,但彼时的凶险绝非作假,马行舟为护驾而重伤亦是实情。

    马行舟是在洛阳过世的,他一连昏迷多日,去时曾勉强转醒片刻,依稀问了句“陛下是否脱险”,魏叔易在旁认真答了一声“陛下无恙”,那位年老的相臣便瞑目而去。

    马行舟是大盛第一位真正意义上出身寒门的布衣宰相,他对圣册帝的无上忠心,更像是在还报知遇之恩。

    目送马行舟辞世的那一刻,魏叔易在想,圣册帝即便有千般过错,可她选择启用寒门,剪杀士族,此一功绩于无数寒门子弟而言确是莫大恩情,对后世也将留下非同寻常的长久影响。

    说到圣册帝,褚太傅当日在太庙中宣称女帝尚在人世,那封《讨李隐百罪书》上也有提及此事,京中对此不乏议论,许多人都在想——女帝果真还在人世吗?若是真的,这位历经风雨变故的天子此时又身在何处?

    京中那些宗室子弟和官员们也很好奇此事,但奇异的是,明面上却无人提及发问。

    皇太女虽主动居于东宫,但关于天子下落,无人敢随意探问。

    京中官员自这场变动中逐渐回过神来,开始着眼思虑日后。与此同时,这场堪称一夕换天之变,正在陆续传往各道各州府。

    消息所经之处,无不为之震动。

    各处原已做好了恭听新帝正式登基的消息,却未曾想,瞩目的登基大典竟成为了审判叛国者的法场……而那在许多人眼中早已丧身北狄的皇太女,突然取代荣王李隐,成为了皇城的新主人。

    局面如骤雨,瞬息间使天地改色。

    在京中之人的把控之下,以及李岁宁在各处的暗桩配合之下,各道率先惊闻的多是李隐叛国的消息,而后才是皇太女入京讨伐李隐,主持大局。

    两则消息传播的顺序,无声模糊了皇太女率兵入京的时间,避免了不必要的质疑和麻烦,让这场突如其来毫无缓冲的变故,得以位于情理道义之列。

    那些效忠李隐的势力,必然会设法探听具体过程真相,但是那已经没有意义了。

    李隐的败,是无可挽回的大败,比起大败的内情经过,他们更该尽快为自己的日后做出打算。

    详尽的全部真相只被少数人掌控着,而寻常百姓所得到的消息,往往要更加迟缓更加模糊零碎。

    阡陌田埂间,有百姓只闻,皇太女打了胜仗,从北狄回来了。

    北狄认降,太女平安凯旋,这自然是举国大喜之事,百姓们皆对那位英勇克敌的皇太女感激涕零,将其视作救世的神灵。

    可是,很快有人感到惧怕,太女回来了,一山难容二虎,听说荣王要登基了?还是已经登基了?总之荣王要做皇帝了,若太女也要做皇帝,必然还要打仗!

    有百姓说出这份担忧,其他百姓立即惊惧万分,不乏如同惊弓之鸟者,无助地悲哭出声:“……今年难得有这样好的雨水啊!”

    雨水决定着庄稼的收成。

    他们悉心松土播种,眼看着庄稼一日日起来了,心间才刚升起战战兢兢的希望,倘若又要打仗,便要再一次眼睁睁地看着战马踏毁田地,即便侥幸保下庄稼,辛苦收成之后,必要又要悉数充作军饷。

    到时又要饿死多少人?

    他们不读书不识字,比起最终谁输谁赢谁做皇帝,他们更在意眼前这几亩庄稼,这是能决定他们生死存亡的重要大事。

    恐惧在人群间蔓延时,村子里的书生从外面回来,手中攥着几张纸,步履匆匆,大声说着什么。

    众人听不仔细,忙都迎上去,焦急地问:“可是又要打仗了!”

    “打了!”那书生气喘吁吁,眼睛却是晶亮:“已经打完了!”

    村民们惊惑连连,什么叫打完了?都没听到一点风声,怎么就打完了?

    “这场仗,因有仁者身先士卒,心怀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