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685

    村如此,天下也如是。

    所以,这天下,还是值得去救的。

    郑潮背上行囊,继续上路。

    接下来,他用了十余日时间,一路继续南下,来到了黔州界内。

    黔州不是什么富庶之地,郑潮最初自荥阳动身,便一路南行,穿过山南东道,再过峡州,来到黔州也在南行的直线之内。

    黔州境内贫瘠,远离政治中心,常被作为获罪官员贬谪放逐之地。

    去年,长孙一族斩首的斩首,监禁的监禁,而余下未被重责的长孙族人,便被放逐在此地。

    郑潮刚入黔州,便接到了长孙家私下的邀请。

    长孙一族树大根深,且与其它四大士族不同的是,长孙家与李氏皇族历来关系紧密,加之又曾得崔家暗中相护,故而得以保全最后一丝根基。今虽处境艰难,族人皆不允许离开黔州,但暗中仍得以维持着最基本的活动。

    而黔州距洞庭不远,由卞春梁为首的民间造反势力一再壮大,惹得各处纷纷响应效仿,也曾几度波及黔州,黔州因此官员调动频繁,而新任刺史,与长孙氏有旧,暗中便多予照拂。

    如此种种,才有郑潮刚至黔州,便被长孙家相邀上门做客之事。

    长孙氏一族群居之处,受朝廷耳目监视,因而见面之地,在城中一处很偏僻的别院中。

    “郑先生,请——”

    入了内院,长孙家的两名中年族人迎上来,在前带路:“我家家主已恭候多时。”

    郑潮:“叨扰了。”

    一路而来所观,这些长孙氏族人如今虽个个身着布衣,再无往日光鲜,但举止言行待人接物仍得体沉稳,且最难得的是,他们守序而行,可见依旧上下一心。

    郑潮在心中叹息不止。

    多少士族,包括他们郑家,在被朝廷清算之后,族规也好,人心也罢,便就此日渐离散了,轻易很难再成气候。

    而郑潮也能隐约察觉到,长孙氏之所以能维持现状,与他们口中的“家主”也有很大关系。

    同他们郑氏一样,当初长孙一族的嫡脉也尽被剪除,只有年十四以下的因律幸免于难——

    而今长孙氏的家主,便是今年刚年满十四的长孙寂。

    家中遭逢巨变,被迫迅速成长的少年脸上褪去了大半青涩。短短一年间,身高也猛窜了许多,站起身同郑潮行礼时,已与郑潮齐高。

    郑潮还礼罢,道:“郑某一介孤身庶民,又有叛族恶名在身,竟能得长孙家主亲自相邀,实是意外至极。”

    “谁人如今不是布衣。”长孙寂眼中有钦佩之色:“郑先生叛族之说,我并不认同,彼时若非郑先生大义之举,荥阳郑氏族人怕是注定百不存一。先生良苦用心,日后郑家族人必然能够慢慢领会。”

    郑潮这下是真的意外了,他当初弑兄、主动交出藏书之举,虽被寒门学子拥护,但在士族人家间已是臭名远扬,在这方面,他和令安可谓同臭相怜。

    长孙寂抬手请郑潮坐下说话喝茶。

    一番交谈下来,郑潮也提及了自己一路来的见闻,乱象横生,政令混杂,民生煎熬。

    长孙寂便问:“依郑先生高见,李氏一族中,谁最有希望可止天下之乱?”

    在长孙寂看来,郑潮是一个高人,奇人,此类人的看法,必然值得一听。

    且正如他几位族叔所言,郑潮此人如今颇有声名,若能将他拉入相同阵营之中,无疑也是一件好事。

    郑潮沉默了片刻,摇头:“郑某困于家宅多年,不问世事,今也不过初出茅庐,对天下大势尚无法妄断,眼下也仍在惶惶摸索之中而已。”

    言毕,郑潮试着问那少年人,可有属意的人选。

    长孙寂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此地距益州相隔不足千里,益州荣王之仁名,常有听闻。”

    郑潮心神微动:“荣王李隐?”

    第393章 大盛这是要亡了吗?

    见长孙寂点头,郑潮遂压低声音问:“荣王……可有称帝之意?”

    一旁的长孙氏族人不动声色地看向长孙寂。

    长孙寂会意,道:“荣王是否有心,尚不得而知。只是荣王如今乃先皇唯一的幺弟,于正统而言,或是最合适的人选。”

    “家中祖父临终前,曾郑重嘱咐于我,必要从李氏族中择选明主,以匡复正统,以救天下大势。”提及祖父,少年人的眼底有些悲沉之色。

    郑潮轻叹了口气,颔首道:“如能在李氏皇族中择选,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名正言顺,天经地义……这些礼法正统,是一把很有分量的利剑。

    “郑先生心有大义,如能有幸与先生同行,此道或可更加明晰——”少年眼神诚挚,道出相邀共成大事之言。

    如此,郑潮便不得不直言问道:“敢问令族,是否已经选定了荣王府?”

    长孙寂:“不瞒郑先生,尚在思量当中。只是观大局,眼下认为荣王最为合适,荣王如今在西南一带,已颇有呼声。”

    见郑潮目露思索迟疑之色,长孙寂又道:“不过正如晚辈方才所言,还是想听一听先生的看法,故今日才斗胆请先生来此。”

    “此事……或不可急于做决定。”郑潮真诚地建议道:“长孙一族存世不易,经不起再一次震荡……依郑某之见,不如先暗中积蓄力量,以观局势,待时机成熟,再行决策。”

    言下之意,是不要被局势和处境轻易冲昏头脑,过早站队,以免押错了人。

    郑潮疑心,荣王或已经暗中在试图获得长孙氏的支持了,只是长孙家的族人暂时不欲同他明言深说而已。

    长孙寂点了头:“先生所言在理,的确不可贸然决定。”

    他听得出来,郑潮无意急着做决定,却也是在真心提醒他们长孙家要谨慎选择——

    而积蓄力量,是必然之事。如今乱势已起,女帝政令难通,正是他们重新蓄力的好时机。

    但一族之力终究有限,所以他想力所能及地去拉拢一切能拉拢的人和势力。

    郑潮是很有价值的,一是他的声名,二是他背后的郑家残余的势力和人才,哪怕他被郑家视作叛徒,但偌大一个郑氏族中,总有明事理的人,也总有愿意为利益放下隔阂的人。

    所以,哪怕此刻郑潮并未松口扶持荣王之事,长孙寂及其他族人待郑潮也依旧礼待有加,转而又谈到其它势力。

    谈话间,长孙寂忽然问:“郑先生与江都常刺史,在荥阳时,应当有过接触吧?”

    郑潮一愣,旋即笑着点头:“是,彼时常刺史曾与我一同祈求雨停。”

    这件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了,甚至成了证明常岁宁乃将星转世的“佐证”。

    “在京师时,我便很钦佩常娘子了。”想到当初小姑被害之事,长孙寂的眼睛黯然了两分,片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