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67 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第67章
天幕没再多言,直接静静放上了全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公瑾,看来仲谋这小子在我走之后做的不错啊。”
孙仲谋还能是哪家的呢,指定是我家的。
孙策老怀欣慰,脸上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是啊,所以伯符,为人兄长当以身作则,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胡闹了。”
周瑜抬头看了孙策一眼,清亮的眸子满是打趣:
“百年之后被自己弟弟比下去多不好看。”
“放一百个心吧,我是谁?我可是孙郎——!”
孙策翻了个白眼给好友,当即表示被弟弟比下去这种事情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于是两个人又是边看诗词边互相打趣,在战火仍频的年代里,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大唐
“于京口叹风云,登北固亭以思英雄,善。千古江山,这四字恰似破空而来。”
“千古”与“江山”,正是撕开了时间与空间,引出下文的诸多豪杰英雄登场。
李白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天幕。
“何止啊,我想起句对于大宋而言除了豪迈之外,还有一种令人顿生沉痛激愤之感。”
杜甫补充道。
千百年的江山又如何,现在呢?却被雨打风吹去,于他们旁观者而言是遗憾,是唏嘘,但是对于宋人来说,是山河破碎的无力,更是还我河山的悲愤。
【斜阳草树,导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没有人会拒绝建功立业,还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样的字眼足够令人热血澎湃,以至于刘彻的呼吸都开始急促起来,眼里全是兴奋的光芒。
“从寄奴曾住到气吞万里如虎,太会写了。”
如此巨大的反差,刘彻闭眼都能从脑海里勾勒出一个当年从小巷子里窜出来的孩子一步步成长为一代英豪的形象。
挥戈跃马,驰骋中原,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刘彻不知道的是,这刘裕论起来也是汉朝皇室后裔,只不过这个汉朝后裔的水分嘛……类似于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属于远支中的远支。
大唐
“南朝皇帝刘裕么……”
李世民斟酌了一下言辞,
“当真是一代雄主。”
南北两朝,始于始于刘裕建立南朝宋,止于隋灭南朝陈。刘宋永初元年,宋武帝刘裕逼迫东晋皇帝禅位,在南方建立刘宋王朝。北魏太延五年,北魏皇帝拓跋焘在灭亡了北凉、北燕、大夏等政权后,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南北朝正式开始形成对峙局面。
刘裕和拓跋焘二人都是有为之主,而刘裕的小名正是寄奴,对于宋武帝刘裕,李世民还是很佩服的。
“人杰
也。()”
房玄龄顺了一把美髯,赞同道。
其他人反应大多也是如此,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刘裕当皇帝当得确实不错。
然而对于有的人而言则是,不爱读书后果出来了。
程知节眉头紧锁,一副想参与但又参与不上的样子逗的上方的李世民莞尔一笑。
李世民见状笑着解释:“东晋末年,与南宋的形势十分相似,王朝偏安江左,歌舞升平。刘裕出生微寒,先后两次出师北伐,由淮入泗,横扫河洛,一生战无不胜,差点统一中原。?()『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想来只有这样的功绩,才称得上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李世民最后的总结道,带着一丝不易察觉到的酸意。
“雄主如何我不知,但我最服的唯陛下耳。”
程知节听完后双手抱拳,愣头愣脑地来了一句,李世民舒坦了。
傻人有傻福,其他人暗叹。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这是怕是这赵宋皇帝也是和那刘宋文皇帝一样,主张北伐结果临到头来……”
李世民一哂。
“输的很惨。”
元嘉,是刘裕的第二子刘义隆登基后的年号。
刘裕是雄主不假,但是他继任的儿子嘛……很难评。此人一手缔造了元嘉之治,然后三次北伐,把刘宋打得国力江河日下。
最著名的那次则是元嘉二十七年,刘义隆好大喜功,因为想建立霍去病勒铭狼居胥山的不世功勋,草率北伐,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让拓跋焘抓住了机会,南下直追到长江边上。
败得要多惨有多惨,直接将刘义隆登基以来辛苦积攒了二十年的积蓄,全都给败光了。
“惆怅惧迁逝,北顾涕交流。诗做的不错,人……呵呵。”
苏轼的呵呵李世民也学会了,当下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被北魏军队吓破了胆子的宋文帝自然是把军队卖得一干二净,只顾及自己个人的安危,而统治集团内部更是有不少人献城投降,自此之后,刘宋的国势一蹶不振。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四十三年……
有些骚动的将士们时不时地往辛弃疾那边扫一眼。
眼前花白一片,在不易察觉的衣袖下,辛弃疾的手心满是血痕。
不难推演时间,这不正是绍兴三十二年么。自天幕出现后,各朝各代随着视频的增多,根据公元年推演年号时间就成了一干人乐此不疲的事情,
他辛弃疾六十六岁而作此词,四十三年,再加上扬州,这指的不是别的,正是自己前段时间奉奉耿京之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的事情。
只是那时候,完颜亮南侵失败身亡,爱国军民在江北浴血奋战扬州的烽火燎原是为了抗击金军。
然而四十三年后却变成了这样的情形:
可堪
() 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四十多年的某天,那种浓厚的抗金氛围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佛狸祠下”的“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心里一片冰凉。
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正是佛貍,可笑百姓已经不知道这是当年侵略者的祠庙,反而用其庆祝节日大加祭祀。
他不是觉得这是百姓做错了,毕竟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只是……
何其讽刺。
辛弃疾出神地想到这一点。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此词一出,石破天惊。”
这是一首让人读完为之叹服的词,李白读完后没有叹息,只有赞叹。
一般这种伤国忧怀的诗作,难免临到最后郁气横生,但是辛词不是,从上片的气吞万里如虎,到下片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无一不振聋发聩。
“伤而不伤,胸中郁气却由此一荡而尽,反而心生壮怀激烈之情,”
这一个两个豪放派的怎么都这么合他胃口,李白不由如此想到。
杜甫为自己倒了一杯茶,听见李白的话不由点头,他又抛出了一个新观点。
“这辛词虽是词作,然而不以词工,浑然天成,读起来却又像一篇荡气回肠的文中佳作。”
“文章?”
“对,且后生不可小觑,苏词似诗,辛词似文,皆开新风矣。”
杜甫肯定道。这也是杜甫觉得头皮发麻的一个点,他从没想过词可以这样玩。言到最后杜甫感慨满怀。
天幕介绍的两位词人,苏轼和辛弃疾写的词都很“新”,辛词似文,以典入词,褒贬人物,全词一气以贯之,更像是文章的特点。
而苏词与其说是词,不如说更像是诗,比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如果不是表明了文体,谁看了都要说一句——
这不诗吗?
苏词似诗是二人在那次视频后再研讨得出的结论之一,没想到现在辛词又得了一个似文的评价。
李白略作思索,在脑海里回顾了一遍全文,好家伙,旁征博引,融会百家,这不正是一篇好文章的特征吗?
李白抚掌大笑,笑吟吟道:“是极是极,子美说的没错,好文章也。”
二人不知,他们的这番对话,正契合了辛词的评价,悲壮豪迈是辛词的词风,而以文为词则是辛弃疾的创作特征。
秦朝咸阳
“慷慨壮怀,如闻其声。”
秦始皇对于这种将才历来都是敬重的,当然,敬重的后果就是打得不好还得请人家出山,比如王翦王老将军。
更何况写这首词的辛弃疾都已经是一员老将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放在国家层面都是通用的。
“以赵国的抗敌老将廉颇自拟,这老当益壮精神的溢于言外啊,但可惜——”
只能说没有人比刘彻更懂结局:
“既然都写成词宗了,想必也是报国无门,不得重用啊。”
“不如给我吧。”
刘彻图穷匕见。
猪猪陛下难过啊,这都说几个人了,怎么汉朝的一个都没有?
<hrsize=1/>作者有话要说
新增八百多字,主要是细化,多了一个李白和杜甫的对话。
——
越发短小的我,救……为什么写辛弃疾我卡成这样。有一段删了的,是关于和亲的事情,感觉扯远就删掉了。
然后老中人的宿命,考研考公,在家呆了才多久,就已经明里暗里让我报班学习……不想,但吵架真的好累。
感谢在2023-07-0518:41:05~2023-07-0609:39: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水莲墨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天幕没再多言,直接静静放上了全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公瑾,看来仲谋这小子在我走之后做的不错啊。”
孙仲谋还能是哪家的呢,指定是我家的。
孙策老怀欣慰,脸上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是啊,所以伯符,为人兄长当以身作则,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胡闹了。”
周瑜抬头看了孙策一眼,清亮的眸子满是打趣:
“百年之后被自己弟弟比下去多不好看。”
“放一百个心吧,我是谁?我可是孙郎——!”
孙策翻了个白眼给好友,当即表示被弟弟比下去这种事情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于是两个人又是边看诗词边互相打趣,在战火仍频的年代里,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大唐
“于京口叹风云,登北固亭以思英雄,善。千古江山,这四字恰似破空而来。”
“千古”与“江山”,正是撕开了时间与空间,引出下文的诸多豪杰英雄登场。
李白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天幕。
“何止啊,我想起句对于大宋而言除了豪迈之外,还有一种令人顿生沉痛激愤之感。”
杜甫补充道。
千百年的江山又如何,现在呢?却被雨打风吹去,于他们旁观者而言是遗憾,是唏嘘,但是对于宋人来说,是山河破碎的无力,更是还我河山的悲愤。
【斜阳草树,导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没有人会拒绝建功立业,还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样的字眼足够令人热血澎湃,以至于刘彻的呼吸都开始急促起来,眼里全是兴奋的光芒。
“从寄奴曾住到气吞万里如虎,太会写了。”
如此巨大的反差,刘彻闭眼都能从脑海里勾勒出一个当年从小巷子里窜出来的孩子一步步成长为一代英豪的形象。
挥戈跃马,驰骋中原,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刘彻不知道的是,这刘裕论起来也是汉朝皇室后裔,只不过这个汉朝后裔的水分嘛……类似于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属于远支中的远支。
大唐
“南朝皇帝刘裕么……”
李世民斟酌了一下言辞,
“当真是一代雄主。”
南北两朝,始于始于刘裕建立南朝宋,止于隋灭南朝陈。刘宋永初元年,宋武帝刘裕逼迫东晋皇帝禅位,在南方建立刘宋王朝。北魏太延五年,北魏皇帝拓跋焘在灭亡了北凉、北燕、大夏等政权后,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南北朝正式开始形成对峙局面。
刘裕和拓跋焘二人都是有为之主,而刘裕的小名正是寄奴,对于宋武帝刘裕,李世民还是很佩服的。
“人杰
也。()”
房玄龄顺了一把美髯,赞同道。
其他人反应大多也是如此,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刘裕当皇帝当得确实不错。
然而对于有的人而言则是,不爱读书后果出来了。
程知节眉头紧锁,一副想参与但又参与不上的样子逗的上方的李世民莞尔一笑。
李世民见状笑着解释:&ldquo;东晋末年,与南宋的形势十分相似,王朝偏安江左,歌舞升平。刘裕出生微寒,先后两次出师北伐,由淮入泗,横扫河洛,一生战无不胜,差点统一中原。?()『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想来只有这样的功绩,才称得上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李世民最后的总结道,带着一丝不易察觉到的酸意。
“雄主如何我不知,但我最服的唯陛下耳。”
程知节听完后双手抱拳,愣头愣脑地来了一句,李世民舒坦了。
傻人有傻福,其他人暗叹。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这是怕是这赵宋皇帝也是和那刘宋文皇帝一样,主张北伐结果临到头来……”
李世民一哂。
“输的很惨。”
元嘉,是刘裕的第二子刘义隆登基后的年号。
刘裕是雄主不假,但是他继任的儿子嘛……很难评。此人一手缔造了元嘉之治,然后三次北伐,把刘宋打得国力江河日下。
最著名的那次则是元嘉二十七年,刘义隆好大喜功,因为想建立霍去病勒铭狼居胥山的不世功勋,草率北伐,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让拓跋焘抓住了机会,南下直追到长江边上。
败得要多惨有多惨,直接将刘义隆登基以来辛苦积攒了二十年的积蓄,全都给败光了。
“惆怅惧迁逝,北顾涕交流。诗做的不错,人……呵呵。”
苏轼的呵呵李世民也学会了,当下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被北魏军队吓破了胆子的宋文帝自然是把军队卖得一干二净,只顾及自己个人的安危,而统治集团内部更是有不少人献城投降,自此之后,刘宋的国势一蹶不振。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四十三年……
有些骚动的将士们时不时地往辛弃疾那边扫一眼。
眼前花白一片,在不易察觉的衣袖下,辛弃疾的手心满是血痕。
不难推演时间,这不正是绍兴三十二年么。自天幕出现后,各朝各代随着视频的增多,根据公元年推演年号时间就成了一干人乐此不疲的事情,
他辛弃疾六十六岁而作此词,四十三年,再加上扬州,这指的不是别的,正是自己前段时间奉奉耿京之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的事情。
只是那时候,完颜亮南侵失败身亡,爱国军民在江北浴血奋战扬州的烽火燎原是为了抗击金军。
然而四十三年后却变成了这样的情形:
可堪
() 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四十多年的某天,那种浓厚的抗金氛围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佛狸祠下”的“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心里一片冰凉。
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正是佛貍,可笑百姓已经不知道这是当年侵略者的祠庙,反而用其庆祝节日大加祭祀。
他不是觉得这是百姓做错了,毕竟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只是……
何其讽刺。
辛弃疾出神地想到这一点。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此词一出,石破天惊。”
这是一首让人读完为之叹服的词,李白读完后没有叹息,只有赞叹。
一般这种伤国忧怀的诗作,难免临到最后郁气横生,但是辛词不是,从上片的气吞万里如虎,到下片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无一不振聋发聩。
“伤而不伤,胸中郁气却由此一荡而尽,反而心生壮怀激烈之情,”
这一个两个豪放派的怎么都这么合他胃口,李白不由如此想到。
杜甫为自己倒了一杯茶,听见李白的话不由点头,他又抛出了一个新观点。
“这辛词虽是词作,然而不以词工,浑然天成,读起来却又像一篇荡气回肠的文中佳作。”
“文章?”
“对,且后生不可小觑,苏词似诗,辛词似文,皆开新风矣。”
杜甫肯定道。这也是杜甫觉得头皮发麻的一个点,他从没想过词可以这样玩。言到最后杜甫感慨满怀。
天幕介绍的两位词人,苏轼和辛弃疾写的词都很“新”,辛词似文,以典入词,褒贬人物,全词一气以贯之,更像是文章的特点。
而苏词与其说是词,不如说更像是诗,比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如果不是表明了文体,谁看了都要说一句——
这不诗吗?
苏词似诗是二人在那次视频后再研讨得出的结论之一,没想到现在辛词又得了一个似文的评价。
李白略作思索,在脑海里回顾了一遍全文,好家伙,旁征博引,融会百家,这不正是一篇好文章的特征吗?
李白抚掌大笑,笑吟吟道:“是极是极,子美说的没错,好文章也。”
二人不知,他们的这番对话,正契合了辛词的评价,悲壮豪迈是辛词的词风,而以文为词则是辛弃疾的创作特征。
秦朝咸阳
“慷慨壮怀,如闻其声。”
秦始皇对于这种将才历来都是敬重的,当然,敬重的后果就是打得不好还得请人家出山,比如王翦王老将军。
更何况写这首词的辛弃疾都已经是一员老将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放在国家层面都是通用的。
“以赵国的抗敌老将廉颇自拟,这老当益壮精神的溢于言外啊,但可惜——”
只能说没有人比刘彻更懂结局:
“既然都写成词宗了,想必也是报国无门,不得重用啊。”
“不如给我吧。”
刘彻图穷匕见。
猪猪陛下难过啊,这都说几个人了,怎么汉朝的一个都没有?
<hrsize=1/>作者有话要说
新增八百多字,主要是细化,多了一个李白和杜甫的对话。
——
越发短小的我,救……为什么写辛弃疾我卡成这样。有一段删了的,是关于和亲的事情,感觉扯远就删掉了。
然后老中人的宿命,考研考公,在家呆了才多久,就已经明里暗里让我报班学习……不想,但吵架真的好累。
感谢在2023-07-0518:41:05~2023-07-0609:39: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水莲墨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