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56 章 赤壁赋
【苏轼曾有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听着女声意味不明的再次感慨,刘彻的眼睛微眯了起来。
第二次。
刘彻发现这是天幕第二次提到这句诗了,他相信天幕绝不是无的放矢。
此刻刘彻的心态很放松,他的手指漫无目的地聚拢又分散,这正如同他的思绪,看似发散,实则有着统一的主线。
刘彻心想,这三个地方不仅仅是贬谪地,更是苏轼本人认为他这一生的功业之地。
“在黄州苏轼蜕变成了苏东坡,那么……能与黄州相提并论的惠州儋州呢?”
愿者上钩,天幕埋下的这个钩子,勾到的不仅是刘彻,更是历朝历代的许多人。
而天幕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待,女声继续。
【这三个地方都与苏轼留下了不解之缘,而在水利这块儿,相信惠州——】
她声音一拉长,刘彻便知道反转要来了。
【惠州附近的广州有话要说。】
果不其然。
【俗话说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苏轼在治水方面最天才的创造我个人首推他在被贬惠州期间,为临近的广州修建的引水工程——自来水!】
自来水?
“水还能自己流过来吗?”在田间劳作的老农闻言忍不住停下了锄头,他黝黑的脸上满是不解,没办法,真没见识过。
“这万一冒犯了河伯可怎么办。”疑惑之外也有人惶恐不安,嘴里小声嘟囔着。
不可否认,天幕在破除封建迷信方面做出了的卓越贡献,但有太多的观念不是几个视频就能改变了的。
君不见就算是在现代社会,那些个神啊,佛啊,都不缺乏祭祀和香火。
尤其是每逢临近考试的时候,临时抱佛脚的考生对每一位拜过的神仙而言那都是最虔诚的信徒。
自来水,这个词的意思不难理解,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习惯了挑水打水的生活循环,在有限的认知里,他们永远无法想象出这样的场景。
“天幕的存在真是让人长见识。”这是一些个普通民众在休息中经常热火朝天讨论的话题。
是的,幸运的是,现在有天幕了。想象不出也没有关系,可以用眼睛看见。
即使足不出户,即使每天依然被限制在一块狭小的土地上,但他们因天幕而了解到的新东西,和那些所谓的王公贵族别无二致。
因为在更高的层面,在未知的领域,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眼下的天幕不慌不忙地放起了一个视频的小片段。只见视频里的人十分轻松写意地拧开了一个开关,或者说是机关,清澈的水流便奔涌而出!而后那人又将水龙头拧紧又放松,水流的流速大小也随之变化。
大汉
难以置信,匪夷所思。
“水……水就这么流出来了?!”刘彻蹭地一下坐直了身体,不可思议地瞪大了眼睛,不过论起来
刘彻的举动已经算得上是得体了。
因为这次,是连天幕都没有预料到的轩然大波,明明只是一个简单的前置介绍视频,却仿佛一个核弹般,炸得历朝历代全沸腾起来了
水!源源不断的水!可以控制的水!
不要小瞧这一幕对农耕社会全体天幕观看者世界观的冲击。
宇宙星空固然璀璨,但是与生活无关,所以也有许多人对此前天幕展示的未来世界没什么实感,因为那太遥远,太遥不可及了。
但是!拜托,那可是水,真正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水啊!
所有人不禁为之骇然,连一贯冷静的秦始皇也不例外。
“谁……能想到……居然有这么一天。”李世民略带颤抖的声线彰显了他不平静的内心。
水,是农耕社会最依赖的资源,没有之一。
自古以来,人们畏惧水,古代三大自然灾害,蝗灾水灾旱灾,都与水有关。
人们也崇拜水,由此衍生出诸多观念。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是以水喻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以水喻政;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是以水喻德。
然而现在天幕所展示的未来水却为人所掌控,只需要扭动一下开关,水的取用便触手可及,这太惊人了。
对于他们而言这种事情想都不敢想。
要知道中国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的日常用水无非就是井水,河水,而取水的方式也很朴素,大多都是人工挑水。
打一口井,很贵,挑河里的水,太远。所以普通百姓如果不费点功夫是很难喝得上水的。
但是谁能想象到有一天人类真的驯服了水,看见视频里的水如此温驯,想让它流就流,想不流就不流,一时间大家都恍恍惚惚。
天幕不知众人翻涌的心思,按部就班地播放视频。
【现代社会的认知里,自来水起源于西方。但殊不知,我国也有类似的发明创造。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自来水工程,毫无疑问,正是苏轼在他一手打造的自来水系统。】
苏轼!这个名字在诸多人的喉咙中转了又转,如果按照重要程度来分等级,苏轼毫无疑问,已经来到了第一梯队的行列。
这个重要程度的评级尺度不是因为他的诗作,而是因为他的在天幕的刻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的治理才能。
“如果朝堂上的诸位能有人家苏轼一半的能力……孤又何必如此辛苦。”
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歪瓜裂枣的朝廷,许多皇帝长吁短叹,很铁不成钢。
他们从未想过没有能臣的大半原因都要落在自己身上,他们只觉得自己这届大臣不行。如果不是朕一力匡扶,这偌大王朝……
想着想着有些皇帝就开始自恋上了。
很快,天幕浮现了“竹笕引水”四个大字,而后便是苏轼设计的自来水模型。
看见这一幕,众人眼前一亮。
苏轼的构想fine,下一秒mine
。
抄!不抄如何变强!
老传统艺能了,被天幕调教成熟的大家有一个算一个,抓紧时间把这个图样记录下来。
【广州江水苦咸,只有少数有权有势的豪族才能喝得起甘甜的泉水,而普通人只能引用“咸苦水”,由于缺乏足够的干净用水,导致了广州的瘟疫久久不得好转。这令时任广州知州的王古很是苦恼。】
【听闻苏轼被贬至惠州的消息后,王古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特地给苏轼送去了一封信,因他与苏轼私交甚笃,在信中他事无巨细地阐述了自己面临的局面。】
百越的治理经验get。
听着天幕的讲解,秦始皇的心理很是愉悦。无他,按地理推算,广州大概就是秦朝的百越之地。
什么?你说还没有打下来?
没关系,快了,过两年就是大秦的了。
秦始皇俨然已经将尚未攻打下来的百越视为自己需要治理的领土之一。
【于是热心的隔壁市民苏先生在收到来信后,结合自身多年的治理经验,为广州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引水方案。】
“惟蒲涧山有滴水岩,水所从来,高可引入城……”
苏轼的《与王敏仲书》摆在了天幕上。
与图画相比,文字的介绍更细致,当然对照着看体验更加,李世民就是这样做的。
开凿石槽,承蓄泉水,竹筒多管凿空,首尾相连……李世民一边读,一边惊叹于苏轼的奇思妙想。
“利用着由高到低的地势将水引入,再用其他竹管作为分水管道,蓄—分—蓄—分——”
到最后足不出户就能享用到淡水而不是咸苦的江水,这设计……太妙了。
李世民在心里默默竖起了大拇指。
“引水,储水,运输每个关节都面面俱到。”
【一般人给出一个好方案,可能到这里建议就结束了。但是苏轼belike,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
“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啊。”苏轼瞳孔再次地震。
这话苏轼肯定自己没说过。
【有了引水方案还不够,万一竹管堵塞了怎么办?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忧心忡忡的苏先生又给友人写了第二封信。】
每杆上,须钻一小眼,如绿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
好家伙,连后续的检修方案苏轼也一并都给了。按苏轼的方法,如果出现堵塞也不用更换整根竹管,只需要根据小孔的出水与否,就能做出准确的判断,然后更换具体堵塞的某节管道。
说起来这个方法原理也简单,琢磨之后不难理解,但难就难在最开始的提出上。
“这何止是热心呐。”
刘彻很是感动。
“这明明是贴心!”
谁看了不说一句,哦~苏轼,你的名字叫做完美!
【苏轼的设计很是巧妙,跟我们今天的自来水系统如出一辙,只不过我们多了几道工序,比如过滤,比如消毒,但这绝对是先进的设计。于是在苏轼和王敏仲的共同努力下,广州人民领先千年,率先喝上了“自来水。”苏轼又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但是这段佳话也有遗憾,美中不足的是,受限于贬官的身份,苏轼一直没机会来广州一览这一工程的风采。】!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听着女声意味不明的再次感慨,刘彻的眼睛微眯了起来。
第二次。
刘彻发现这是天幕第二次提到这句诗了,他相信天幕绝不是无的放矢。
此刻刘彻的心态很放松,他的手指漫无目的地聚拢又分散,这正如同他的思绪,看似发散,实则有着统一的主线。
刘彻心想,这三个地方不仅仅是贬谪地,更是苏轼本人认为他这一生的功业之地。
“在黄州苏轼蜕变成了苏东坡,那么……能与黄州相提并论的惠州儋州呢?”
愿者上钩,天幕埋下的这个钩子,勾到的不仅是刘彻,更是历朝历代的许多人。
而天幕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待,女声继续。
【这三个地方都与苏轼留下了不解之缘,而在水利这块儿,相信惠州——】
她声音一拉长,刘彻便知道反转要来了。
【惠州附近的广州有话要说。】
果不其然。
【俗话说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苏轼在治水方面最天才的创造我个人首推他在被贬惠州期间,为临近的广州修建的引水工程——自来水!】
自来水?
“水还能自己流过来吗?”在田间劳作的老农闻言忍不住停下了锄头,他黝黑的脸上满是不解,没办法,真没见识过。
“这万一冒犯了河伯可怎么办。”疑惑之外也有人惶恐不安,嘴里小声嘟囔着。
不可否认,天幕在破除封建迷信方面做出了的卓越贡献,但有太多的观念不是几个视频就能改变了的。
君不见就算是在现代社会,那些个神啊,佛啊,都不缺乏祭祀和香火。
尤其是每逢临近考试的时候,临时抱佛脚的考生对每一位拜过的神仙而言那都是最虔诚的信徒。
自来水,这个词的意思不难理解,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习惯了挑水打水的生活循环,在有限的认知里,他们永远无法想象出这样的场景。
“天幕的存在真是让人长见识。”这是一些个普通民众在休息中经常热火朝天讨论的话题。
是的,幸运的是,现在有天幕了。想象不出也没有关系,可以用眼睛看见。
即使足不出户,即使每天依然被限制在一块狭小的土地上,但他们因天幕而了解到的新东西,和那些所谓的王公贵族别无二致。
因为在更高的层面,在未知的领域,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眼下的天幕不慌不忙地放起了一个视频的小片段。只见视频里的人十分轻松写意地拧开了一个开关,或者说是机关,清澈的水流便奔涌而出!而后那人又将水龙头拧紧又放松,水流的流速大小也随之变化。
大汉
难以置信,匪夷所思。
“水……水就这么流出来了?!”刘彻蹭地一下坐直了身体,不可思议地瞪大了眼睛,不过论起来
刘彻的举动已经算得上是得体了。
因为这次,是连天幕都没有预料到的轩然大波,明明只是一个简单的前置介绍视频,却仿佛一个核弹般,炸得历朝历代全沸腾起来了
水!源源不断的水!可以控制的水!
不要小瞧这一幕对农耕社会全体天幕观看者世界观的冲击。
宇宙星空固然璀璨,但是与生活无关,所以也有许多人对此前天幕展示的未来世界没什么实感,因为那太遥远,太遥不可及了。
但是!拜托,那可是水,真正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水啊!
所有人不禁为之骇然,连一贯冷静的秦始皇也不例外。
“谁……能想到……居然有这么一天。”李世民略带颤抖的声线彰显了他不平静的内心。
水,是农耕社会最依赖的资源,没有之一。
自古以来,人们畏惧水,古代三大自然灾害,蝗灾水灾旱灾,都与水有关。
人们也崇拜水,由此衍生出诸多观念。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是以水喻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以水喻政;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是以水喻德。
然而现在天幕所展示的未来水却为人所掌控,只需要扭动一下开关,水的取用便触手可及,这太惊人了。
对于他们而言这种事情想都不敢想。
要知道中国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的日常用水无非就是井水,河水,而取水的方式也很朴素,大多都是人工挑水。
打一口井,很贵,挑河里的水,太远。所以普通百姓如果不费点功夫是很难喝得上水的。
但是谁能想象到有一天人类真的驯服了水,看见视频里的水如此温驯,想让它流就流,想不流就不流,一时间大家都恍恍惚惚。
天幕不知众人翻涌的心思,按部就班地播放视频。
【现代社会的认知里,自来水起源于西方。但殊不知,我国也有类似的发明创造。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自来水工程,毫无疑问,正是苏轼在他一手打造的自来水系统。】
苏轼!这个名字在诸多人的喉咙中转了又转,如果按照重要程度来分等级,苏轼毫无疑问,已经来到了第一梯队的行列。
这个重要程度的评级尺度不是因为他的诗作,而是因为他的在天幕的刻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的治理才能。
“如果朝堂上的诸位能有人家苏轼一半的能力……孤又何必如此辛苦。”
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歪瓜裂枣的朝廷,许多皇帝长吁短叹,很铁不成钢。
他们从未想过没有能臣的大半原因都要落在自己身上,他们只觉得自己这届大臣不行。如果不是朕一力匡扶,这偌大王朝……
想着想着有些皇帝就开始自恋上了。
很快,天幕浮现了“竹笕引水”四个大字,而后便是苏轼设计的自来水模型。
看见这一幕,众人眼前一亮。
苏轼的构想fine,下一秒mine
。
抄!不抄如何变强!
老传统艺能了,被天幕调教成熟的大家有一个算一个,抓紧时间把这个图样记录下来。
【广州江水苦咸,只有少数有权有势的豪族才能喝得起甘甜的泉水,而普通人只能引用“咸苦水”,由于缺乏足够的干净用水,导致了广州的瘟疫久久不得好转。这令时任广州知州的王古很是苦恼。】
【听闻苏轼被贬至惠州的消息后,王古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特地给苏轼送去了一封信,因他与苏轼私交甚笃,在信中他事无巨细地阐述了自己面临的局面。】
百越的治理经验get。
听着天幕的讲解,秦始皇的心理很是愉悦。无他,按地理推算,广州大概就是秦朝的百越之地。
什么?你说还没有打下来?
没关系,快了,过两年就是大秦的了。
秦始皇俨然已经将尚未攻打下来的百越视为自己需要治理的领土之一。
【于是热心的隔壁市民苏先生在收到来信后,结合自身多年的治理经验,为广州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引水方案。】
“惟蒲涧山有滴水岩,水所从来,高可引入城……”
苏轼的《与王敏仲书》摆在了天幕上。
与图画相比,文字的介绍更细致,当然对照着看体验更加,李世民就是这样做的。
开凿石槽,承蓄泉水,竹筒多管凿空,首尾相连……李世民一边读,一边惊叹于苏轼的奇思妙想。
“利用着由高到低的地势将水引入,再用其他竹管作为分水管道,蓄—分—蓄—分——”
到最后足不出户就能享用到淡水而不是咸苦的江水,这设计……太妙了。
李世民在心里默默竖起了大拇指。
“引水,储水,运输每个关节都面面俱到。”
【一般人给出一个好方案,可能到这里建议就结束了。但是苏轼belike,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
“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啊。”苏轼瞳孔再次地震。
这话苏轼肯定自己没说过。
【有了引水方案还不够,万一竹管堵塞了怎么办?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忧心忡忡的苏先生又给友人写了第二封信。】
每杆上,须钻一小眼,如绿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
好家伙,连后续的检修方案苏轼也一并都给了。按苏轼的方法,如果出现堵塞也不用更换整根竹管,只需要根据小孔的出水与否,就能做出准确的判断,然后更换具体堵塞的某节管道。
说起来这个方法原理也简单,琢磨之后不难理解,但难就难在最开始的提出上。
“这何止是热心呐。”
刘彻很是感动。
“这明明是贴心!”
谁看了不说一句,哦~苏轼,你的名字叫做完美!
【苏轼的设计很是巧妙,跟我们今天的自来水系统如出一辙,只不过我们多了几道工序,比如过滤,比如消毒,但这绝对是先进的设计。于是在苏轼和王敏仲的共同努力下,广州人民领先千年,率先喝上了“自来水。”苏轼又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但是这段佳话也有遗憾,美中不足的是,受限于贬官的身份,苏轼一直没机会来广州一览这一工程的风采。】!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