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217 章 待时
“……公子,你回来了!”
听见谢拾推门而入的动静,一道身影高高兴兴地转了出来,少年五官端正,眉目憨厚,一身干净的粗布短打,手上拿着抹布,脸上还沾着不知从哪里沾来的灰尘。
小名石头,大名张磐的少年在谢拾的示意下用袖子随意擦了擦脸上的灰尘,这才继续说道:“二姑奶奶那边来信了。”
他口中的二姑奶奶,指的便是谢拾的二姐谢兰。来到京城一年多,石头也入乡随俗跟着京城的人学了一堆奇奇怪怪的礼仪,对谢兰的称呼便是向某家的管事学来的。偶然听人家提过一回,他便牢牢记住了。
自觉学会了大户人家的礼仪,他也不像是刚来京城时一般不敢出门了。否则,从前的他总担心随谢拾一道丢了谢拾的脸面。
或许他至今唯一坚持的就是不伦不类地称呼谢拾为“公子”,不曾跟着京城的大户人家改了称呼。否则,谢拾恐怕更不习惯。
他前往北境数月,不曾带上石头,一回京城就发现自家书童变了画风。谢拾不适应了一阵子,又纠正不来,也就随他去了。
此时听闻二姐来信,谢拾大为惊喜,顾不得继续和石头说什么,转身进了书房。
一直以来,家里给他寄信都是通过肖家。换而言之,二姐来信实则是家里的信。以谢拾对他们的了解,恐怕信上每人都有说几句,绝不会白白浪费送信一回的机会。
事实证明,哪怕已经离家一年有余,他对家人的了解并无差错。谢拾拆开手中的小包裹,厚厚的一叠信便落在了书案上。
谢拾一封一封拆了开来。
他看见二姐的字迹,大姐的字迹,二姐夫肖瑞云的字迹,还有学宫中几位同窗好友的字迹,其中就包括已经回乡的姚九成。
……这么多的书信,该不会都是一股脑地交给了肖瑞云,由后者转发过来的罢?
谢拾又是感动又是好笑地想着。
倘若是从前的至交好友肖瑞云,谢拾难免会有几分不好意思,觉得这太麻烦人了。但至交好友已经变成二姐夫,想到从前的偷家之怨,小舅子顿时只觉得心安理得。
他慢慢看起案上的书信。
出现在眼前的文字仿佛化作画面,谢家、薛家、肖家、襄平府学……千里之外的一个个场景,好像又从信中活了过来。他从信中看到了亲朋好友们一年以来的经历。
二姐谢兰再次有孕……这个消息令谢拾又喜又忧。想到从前给大哥大嫂的医书,他只能祈祷二姐再次顺利度过鬼门关。与此同时,对肖瑞云的怨念不禁又深了几分。
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在回信中千叮咛万嘱咐,让二姐养好身体,不要犯了禁忌。
大姐夫一家绣坊生意越做越大,借着二姐夫家的人脉关系,准备进军襄平府城,将来也能给独子薛金宝创造更好的条件。毕竟府城的私塾怎么看都比县里水平更高。
谢拾自然替他们高兴,将自己对府城的了解悉数相告,包括哪些商户信
誉较好(),??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哪些人家人品不行,需要小心。其中大部分都是他通过姚九成了解到的。
至于谢家……
自从谢拾中了状元,谢家三房如今都过得蒸蒸日上。奶奶老余氏每天有小蕙仙陪着,平时还忙着带大房的重孙柏哥儿,虽然思念宝贝孙子,精神却一日比一日好。
三房早就在她的主持下分了家。
如今大房一家在村里留守,负责饲弄田地,养鸡养鸭养猪养兔,还有当初谢拾牵头承包山头种植果树,与本地商户达成合作的生意,给二桥村创造了不少的收入。这也让谢家人在二桥村的地位愈发崇高。
二房一家的日子就更不用说了。
养出了一个状元郎的儿子,余氏在整个二桥村的地位仅次于老徐氏,走到哪里都被人捧着,不知道多少送儿子念书的人家都向她讨教将儿子培养成状元郎的经验呢。
从前“成亲十年无所出”的尴尬都转化为意气风发。当初背后嘲笑的人只恨不能与她换一换,如果“憋”上十年就能“憋”出个文曲星下凡的儿子,他们简直一百个愿意。
余氏如今在村子里走路都带风。
谢林这个沉默寡言的老实人虽不至于像余氏一样招摇,心里同样乐开了花。每天最享受的就是出门听人夸自家儿子的好话。
看见他们在信中直白表达的心声,谢拾生出个微妙的念头:……爹娘一直不肯来京城,该不会就是想留在村里听人吹捧罢?
至于三房一家,如今却举家搬到了镇上。分家之后,谢记卤铺由他们负责,除了提供技术方子的谢拾有雷打不动的一成分成,其余的全部收入从此都归他们所有。
另外,以前谢拾从学海中开出的菜品和酒品方子,也被家里人翻了出来。这点利益从前的谢拾罩不住,现在却是小菜一碟。
家中一切安好,谢拾又看起了昔日同窗好友的信。
姚九成的来信是向他打听开边互市的事。姚家作为襄平赫赫有名的大商户,放在整个大齐却只能算是二流,官面上的力量不足,收到开边互市的消息时已经迟了。
直到发现从北地归来的商队赚得盆满钵满,得知谢拾不仅出使草原谈成和议,还在边关主持开羊市,建设纺织工坊等等事迹,姚家人从上到下都懊悔不迭。考虑到谢拾和姚九成之间的关系,要是提前知道这个消息,他们自认定然能分到一杯羹。
姚九成此番来信就是打听这件事的。错过了第一批“羊毛引”没关系,他们一心想着加入第二批,而且想尽量多得一些份额。
谢拾看完书信,微微默然。
他并不了解姚家的情况,自然不能做出什么保证,只能在回信中详细说明朝廷定下的规矩,让姚家看看自家符不符合条件。
好在姚九成对家族的观感本就复杂,并没有在信中为难于他,只是咨询而已,谢拾能提供几分帮助自然是好,不能也无妨。
他的态度令谢拾放松不少。
若是这位好友非走他的后门,谢拾总
() 不可能循私。这份相交多年的友谊难免受到影响……而这是谢拾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只能说姚九成是了解他的,没有提出让他为难的条件,也不至于折损彼此的情谊。
此外几封信则是来自李道之等致知社的骨干,谢拾从北境归来后,曾经去信向他们说明榆阳分社的情况。而后也不知襄平的众多社友是受到刺激还是被激发出敏感,随信寄来的新一期《致知集》很是精彩。
包括李道之在内,众多奇才的智慧之光在闪耀。谢拾看到在大齐不受重视的众多杂学在这本《致知集》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仿佛昔日种下的种子终于破土发芽。
有些内容他一路读下来,竟然都觉得有几分吃力,尤其是李道之的文章,于谢拾而言已颇为艰深,一连数日,他下值回家便扎进书房阅读,推演了数日才明白过来。
而后,他忍不住起身笑了起来。
李道之等人的出现证明他一直以来设想的道路是可行的。坐拥学海的他并不需要看懂学海中的每一本书,掌握每一样知识,只要能发掘出看懂这些书,掌握这些知识的人,这个凡间迟早能建设成美好仙境。
一念及此,谢拾心情激荡。
想到首辅何万年与次辅李岱的叮嘱,他激荡的心情重归平静,又重新坐了下去。
伸手拂过面前的《致知集》,抚过其上一个个人名,一篇篇文章,谢拾眼神明亮。
“不会太久了……”
他像是许诺,又像自我安抚: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听见谢拾推门而入的动静,一道身影高高兴兴地转了出来,少年五官端正,眉目憨厚,一身干净的粗布短打,手上拿着抹布,脸上还沾着不知从哪里沾来的灰尘。
小名石头,大名张磐的少年在谢拾的示意下用袖子随意擦了擦脸上的灰尘,这才继续说道:“二姑奶奶那边来信了。”
他口中的二姑奶奶,指的便是谢拾的二姐谢兰。来到京城一年多,石头也入乡随俗跟着京城的人学了一堆奇奇怪怪的礼仪,对谢兰的称呼便是向某家的管事学来的。偶然听人家提过一回,他便牢牢记住了。
自觉学会了大户人家的礼仪,他也不像是刚来京城时一般不敢出门了。否则,从前的他总担心随谢拾一道丢了谢拾的脸面。
或许他至今唯一坚持的就是不伦不类地称呼谢拾为“公子”,不曾跟着京城的大户人家改了称呼。否则,谢拾恐怕更不习惯。
他前往北境数月,不曾带上石头,一回京城就发现自家书童变了画风。谢拾不适应了一阵子,又纠正不来,也就随他去了。
此时听闻二姐来信,谢拾大为惊喜,顾不得继续和石头说什么,转身进了书房。
一直以来,家里给他寄信都是通过肖家。换而言之,二姐来信实则是家里的信。以谢拾对他们的了解,恐怕信上每人都有说几句,绝不会白白浪费送信一回的机会。
事实证明,哪怕已经离家一年有余,他对家人的了解并无差错。谢拾拆开手中的小包裹,厚厚的一叠信便落在了书案上。
谢拾一封一封拆了开来。
他看见二姐的字迹,大姐的字迹,二姐夫肖瑞云的字迹,还有学宫中几位同窗好友的字迹,其中就包括已经回乡的姚九成。
……这么多的书信,该不会都是一股脑地交给了肖瑞云,由后者转发过来的罢?
谢拾又是感动又是好笑地想着。
倘若是从前的至交好友肖瑞云,谢拾难免会有几分不好意思,觉得这太麻烦人了。但至交好友已经变成二姐夫,想到从前的偷家之怨,小舅子顿时只觉得心安理得。
他慢慢看起案上的书信。
出现在眼前的文字仿佛化作画面,谢家、薛家、肖家、襄平府学……千里之外的一个个场景,好像又从信中活了过来。他从信中看到了亲朋好友们一年以来的经历。
二姐谢兰再次有孕……这个消息令谢拾又喜又忧。想到从前给大哥大嫂的医书,他只能祈祷二姐再次顺利度过鬼门关。与此同时,对肖瑞云的怨念不禁又深了几分。
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在回信中千叮咛万嘱咐,让二姐养好身体,不要犯了禁忌。
大姐夫一家绣坊生意越做越大,借着二姐夫家的人脉关系,准备进军襄平府城,将来也能给独子薛金宝创造更好的条件。毕竟府城的私塾怎么看都比县里水平更高。
谢拾自然替他们高兴,将自己对府城的了解悉数相告,包括哪些商户信
誉较好(),??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哪些人家人品不行,需要小心。其中大部分都是他通过姚九成了解到的。
至于谢家……
自从谢拾中了状元,谢家三房如今都过得蒸蒸日上。奶奶老余氏每天有小蕙仙陪着,平时还忙着带大房的重孙柏哥儿,虽然思念宝贝孙子,精神却一日比一日好。
三房早就在她的主持下分了家。
如今大房一家在村里留守,负责饲弄田地,养鸡养鸭养猪养兔,还有当初谢拾牵头承包山头种植果树,与本地商户达成合作的生意,给二桥村创造了不少的收入。这也让谢家人在二桥村的地位愈发崇高。
二房一家的日子就更不用说了。
养出了一个状元郎的儿子,余氏在整个二桥村的地位仅次于老徐氏,走到哪里都被人捧着,不知道多少送儿子念书的人家都向她讨教将儿子培养成状元郎的经验呢。
从前“成亲十年无所出”的尴尬都转化为意气风发。当初背后嘲笑的人只恨不能与她换一换,如果“憋”上十年就能“憋”出个文曲星下凡的儿子,他们简直一百个愿意。
余氏如今在村子里走路都带风。
谢林这个沉默寡言的老实人虽不至于像余氏一样招摇,心里同样乐开了花。每天最享受的就是出门听人夸自家儿子的好话。
看见他们在信中直白表达的心声,谢拾生出个微妙的念头:……爹娘一直不肯来京城,该不会就是想留在村里听人吹捧罢?
至于三房一家,如今却举家搬到了镇上。分家之后,谢记卤铺由他们负责,除了提供技术方子的谢拾有雷打不动的一成分成,其余的全部收入从此都归他们所有。
另外,以前谢拾从学海中开出的菜品和酒品方子,也被家里人翻了出来。这点利益从前的谢拾罩不住,现在却是小菜一碟。
家中一切安好,谢拾又看起了昔日同窗好友的信。
姚九成的来信是向他打听开边互市的事。姚家作为襄平赫赫有名的大商户,放在整个大齐却只能算是二流,官面上的力量不足,收到开边互市的消息时已经迟了。
直到发现从北地归来的商队赚得盆满钵满,得知谢拾不仅出使草原谈成和议,还在边关主持开羊市,建设纺织工坊等等事迹,姚家人从上到下都懊悔不迭。考虑到谢拾和姚九成之间的关系,要是提前知道这个消息,他们自认定然能分到一杯羹。
姚九成此番来信就是打听这件事的。错过了第一批“羊毛引”没关系,他们一心想着加入第二批,而且想尽量多得一些份额。
谢拾看完书信,微微默然。
他并不了解姚家的情况,自然不能做出什么保证,只能在回信中详细说明朝廷定下的规矩,让姚家看看自家符不符合条件。
好在姚九成对家族的观感本就复杂,并没有在信中为难于他,只是咨询而已,谢拾能提供几分帮助自然是好,不能也无妨。
他的态度令谢拾放松不少。
若是这位好友非走他的后门,谢拾总
() 不可能循私。这份相交多年的友谊难免受到影响……而这是谢拾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只能说姚九成是了解他的,没有提出让他为难的条件,也不至于折损彼此的情谊。
此外几封信则是来自李道之等致知社的骨干,谢拾从北境归来后,曾经去信向他们说明榆阳分社的情况。而后也不知襄平的众多社友是受到刺激还是被激发出敏感,随信寄来的新一期《致知集》很是精彩。
包括李道之在内,众多奇才的智慧之光在闪耀。谢拾看到在大齐不受重视的众多杂学在这本《致知集》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仿佛昔日种下的种子终于破土发芽。
有些内容他一路读下来,竟然都觉得有几分吃力,尤其是李道之的文章,于谢拾而言已颇为艰深,一连数日,他下值回家便扎进书房阅读,推演了数日才明白过来。
而后,他忍不住起身笑了起来。
李道之等人的出现证明他一直以来设想的道路是可行的。坐拥学海的他并不需要看懂学海中的每一本书,掌握每一样知识,只要能发掘出看懂这些书,掌握这些知识的人,这个凡间迟早能建设成美好仙境。
一念及此,谢拾心情激荡。
想到首辅何万年与次辅李岱的叮嘱,他激荡的心情重归平静,又重新坐了下去。
伸手拂过面前的《致知集》,抚过其上一个个人名,一篇篇文章,谢拾眼神明亮。
“不会太久了……”
他像是许诺,又像自我安抚: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