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发财了

    弘治皇帝听罢,面上变得晦暗不明起来。

    作为皇帝,也是人,当然也不可能不爱钱。可……

    他手轻轻的搭在御案子上,一脸的平静,却是突然道:“还是不妥当,岂有将我大明有功名的读书人赠与他国的道理,这于理不合,说不通。”

    哎……

    方继藩有些失望,有银子也不成啊。

    可……这不是银子能解决的事儿。

    弘治皇帝在此刻,心里也不禁觉得惋惜。

    但是,堂堂天子,这么做,确实很是不合适。

    方继藩却对此,有了浓厚的兴趣。

    苏莱曼居然喜欢儒生,这是好事啊。

    方继藩顿了一下,便郑重其事的道:“可是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奥斯曼虽为西夷,却也是人啊,岂有不教化他们,让他们放任自流的道理呢?天下四海之地,理应仁义广播,现下苏莱曼王子倾慕大明,欲行仁政,这有何不可呢?”

    方继藩总能把话说得很漂亮,弘治皇帝心思又有一些动了。

    听着,倒居然颇有道理。

    他踟蹰着:“以什么样的名义呢。”

    方继藩的脑子转得快,立马就道:“可以以遣使的名义,组织一支规模庞大的使团,陛下亲自征辟这些学贯古今的博学之士,此后再以使节的名义前往奥斯曼,这不就成了?”

    弘治皇帝一愣……

    是啊,若只是派出使团的名义,岂不是正好,至于这些人将来肯不肯回来,这就不是自己关心的事了。

    弘治皇帝虽有些举棋不定,最后还是点点头:“哎……此事……朕不想多管,朕乃天子,也不能事事关心。”

    方继藩自然明白弘治皇帝的意思了。

    这事儿,站在弘治皇帝的立场,确实不好管的太多。

    方继藩主动便请缨道:“儿臣愿为陛下代劳,陛下放心罢,儿臣一定能将此事办的漂漂亮亮的。”

    弘治皇帝呼了口气,意味深长的道:“有什么事,要及时奏报。”

    方继藩道:“陛下放心,这些大儒,都是我大明的至宝,儿臣无论如何也不会随意贱卖的,有什么消息,定是随时奏报,免得陛下担心。”

    “去吧。”

    弘治皇帝算是解决了一桩心事。

    这样的事交给自己的女婿,还是很令人放心的,方继藩最擅长的就是这个。

    方继藩也是真心想帮弘治皇帝分忧的,不过……他得了旨意,其实还是有些懵逼的。

    这苏莱曼……乃是雄主啊,怎么会对这儒学有兴趣?

    而且还如此大张旗鼓,引进人才?

    人才……

    这是人才嘛?

    方继藩一路浑浑噩噩的想着,猛地,眼睛一亮,似乎一下子有了思路。

    这事儿,得先寻太子再说。

    朱厚照听说有挣银子的事,庄稼也不顾了,气喘吁吁的赶了来。

    “老方,人也可以卖呀。”

    “做人牙子,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方继藩板着脸:“我大明买卖奴婢的事,我一直都看不惯,正想着如何革除这个弊病呢,太子殿下怎么说这样的话。”

    朱厚照挠挠头,坐下道:“可是……”

    “殿下,苏莱曼王子,希望能够带一批大儒西归,陛下的意思呢,倒是同意了,只是朝廷却又不便出面,这才将此事,交给了臣。臣请殿下来,是想商量此事。”

    朱厚照就忍不住道:“这苏莱曼,瞎了眼吗?”

    方继藩觉得朱厚照实在是口没遮拦,他叹了口气:“任何人来了我大明的京师,尤其是这新城,都难免要生出向往之心啊,这是人之常情嘛,这个苏莱曼王子,以臣观之,也算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想要效仿学习,自是情有可原。”

    “一开始,臣也不明白为啥苏莱曼竟会着了那些大儒的道,可细细思来,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殿下您想想看,苏莱曼王子到了京师,是谁接待?接待他的人,又是什么身份,他到了鸿胪寺,若是想要访问贤才,向人询问,人家告诉他的,又会是什么人。此后,他去拜访那些贤才之后,这些贤才,又会对他说什么话?”

    朱厚照顿时恍然大悟:“懂,懂了。”

    方继藩又道:“这会使这苏莱曼产生一个认知,那便是,大明之所以富庶强大,与自己国家最不同的就是,大明推行的乃是圣人之学,圣人之学的继承者,乃是这些大儒,是这些大儒缔造了我大明的太平盛世。正因如此,他需求访富强之道,就必定会寻到这些儒生了。”

    朱厚照想了想,笑道:“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你就直说,你打算怎么卖吧?”

    “这不是卖。”方继藩痛心疾首的道:“这是奉旨加深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是传播圣学,这是天底下,最紧要的事。我方继藩不客气的说,我自己又何尝不是读书人呢?人是有根的,就好像大树一样,我的学问,也是根本,自是承袭了这上千年的圣学,才有今日,桃李满天下。”

    “殿下,以后不要再在臣面前提到买卖这个字眼了。”

    朱厚照懂了,点点头:“可是……老方,这样将人推到火坑里,会不会不太好?我的意思是,能换多少钱来着?”

    方继藩呷了口茶,慢悠悠的道:“钱的事,不是最紧要的,最紧要的是,这些儒生们,若是去了奥斯曼,定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朱厚照嘲弄的笑了笑:“呵,只怕他们人一到,便被杀头了吧?”

    方继藩摇头,认真的道:“殿下有没有想过,为何自汉独尊儒术以来,这儒家之学可以传承千年而不倒?”

    朱厚照一愣,显然还没明白。

    方继藩淡淡道:“如此百折不饶,却还有这般强大的生命力,这自是因为,它有可取之处啊。”

    当然,到底有什么可取之处,方继藩却不能和朱厚照说。

    儒家并不能用好坏来形容。

    某种程度而言,圣人之学,对于农业社会而言,有着极大的生命力。

    这千年以来,孔子的学说,统统被修改的面目全非,可是呢……为何任何统治者,无论是汉人,又或者是其他的民族,一旦入住中原,便立即与圣人之学,一拍即合呢。

    这个学问,一直都在变。

    从孔孟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再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其实孔孟之学,一直都在进行过渡。

    渐渐的,开始越来越迎合君主。

    某种程度而言,学问是没有国界的。

    因为任何一个君主,但凡是对儒家有了兴趣,有了了解,都会喜欢这门学问。

    它要求了臣子们无限的忠臣,并且以仁义的思想,用道德的宣传,来约束百姓,这对一个疆域广大的农业帝国而言,非常重要,因为任何一个地方发生叛乱,都可能动摇整个帝国的元气,而仁义之学,本是最廉价的稳定剂。

    他们还建立起了一套完全围绕于君权的系统,维持君主的绝对统治。

    更不必说,他们拥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之内,他们几乎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他们也特别能战斗,引经据典,各种历史上的前车之鉴,信手捏来。

    这么一群人,任何皇帝见了,几乎没有不喜欢的理由。

    若是引进了一批这样的人去。

    奥斯曼的君主们,怕是见了他们,再看看从前的那些卡夏们,心理上会偏向谁,已经不言自明了。

    雄才大略的苏莱曼,喜欢上他们,正是这个道理。

    当然,方继藩甚至料想到,这些人十之八九,会遭到奥斯曼的卡夏们疯狂的反对。

    对于这种反对……方继藩乐呵呵的笑了。

    论起战斗力,那群卡夏或者说军阀们,和大儒们相比,只要这些卡夏不敢造反,大儒们能把他们按在地上摩擦至死,然后指着他们的鼻子,大吼一声,还有谁?

    如此丰富的斗争经验,绝不是那群大老粗们可以相比的。

    在后世,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物种入侵’。

    这么铺天盖地的儒生们若是去了奥斯曼,方继藩几乎可以保证,那些弱鸡们,会被大儒们吊打。

    这可是延续了上千年,不断演化,甚至创造了‘农业封建社会巅峰’的一群人。

    方继藩信心十足的道:“殿下,你信不信,不用十年,奥斯曼上上下下,便会遍地学馆,这些被送去的大儒,统统都会成为苏莱曼的肱骨之臣,自此之后,奥斯曼定是盛行儒学,成为礼仪之邦?我……这怎么是害他们呢,我是成就他们一番功名啊。”

    朱厚照目瞪口呆。

    他琢磨了很久,还是觉得方继藩的话有点不可思议。

    就凭那些家伙?

    哼,本宫一个可以打他们一千个。

    他们除了反反复复的念四书五经之外,有个什么本事?

    他眼中有着鄙视之色,摇头道:“不信。”

    “赌点什么?”方继藩信誓旦旦的看着朱厚照。

    朱厚照想了想,亦是信心满满的样子:“镇国府……就赌镇国府,若是本宫输了,这镇国府便送你了。”

    ………………………

    这几天老虎在云南,更新可能会不稳定,请大家见谅了哈!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