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4
,任用吴起为楚国令尹,展开了一次浩浩荡荡的变法行动。
这次变法,的确让老旧的楚国重新呈现出蒸蒸日上之景。可惜,变法终究失败了。
楚悼王生前坚持吴起的法令,却管不到身后事。他一死,主持变法的吴起便被楚国老氏族们射杀在他的灵柩前。
他的继任者楚肃王没能抵挡住来自旧势力的反扑。最终,吴起与楚悼王所变之法尽皆被废。
这一成功,一失败的变法案例,也给卫鞅带来了不少启发。
卫鞅在魏国为官时,也曾反复思考过李悝与吴起的成败得失。
而后,卫鞅得出了结论,法令固然重要,人也同样重要。
再正确的法令,若没有能够将它维持下去的国君,照样无用。
基于这种种考量,卫鞅并不准备一见到秦公,就向秦公说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打算先好好试探一下这位秦公,看看这位秦公究竟是不是能够与他共事之人。
卫鞅一路来到了栎阳,这是如今秦国的国都。
在过去长达三百年的时光中,秦国都以雍城为都,直至秦孝公之父秦献公继位后,为求“北却戎狄,东通三晋”,便将都城迁到了栎阳。
栎阳是一座新兴的都城,不如临淄繁华,不如大梁气派,但在卫鞅眼中,这座城池却与苦穷的秦国一样,蕴含着无限的希望。
与卫鞅不同,一些士子才来到秦国,便不由嘀咕了起来。
这秦国也太穷了吧?就算他们能够在秦国获得高官厚禄,也没有地方可供他们消费啊。
一时之间,有些人打起了退堂鼓。
但不管怎么说,来都来了,他们准备先见秦国国君一面,再做打算。
嬴渠梁在听说入秦士子多达三四百人之时,颇为惊喜。
他对身边的宠臣景监说道:“这么多人中,只要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达到一半,寡人若能将这些人留下来,何愁我秦国不兴?”
不过,嬴渠梁也知道,如今有本事的人不少,人家却不一定愿意留在他的秦国。能够留下多少人,既要看他这个秦国国君的表现,也要看对方与秦国的契合度。
景监道:“君上如此诚心求才,必能觅得良才,为君上出计强秦!”
对这些入秦士子,嬴渠梁做足了欢迎之态。
因此次入秦的人过多,嬴渠梁决定挑选一个日子,统一见他们,为他们解答心中的疑惑。
然而,“求贤大会”还没来得及举行,边关处就传来了韩国和赵国联合向秦国发兵的消息。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嬴渠梁急匆匆地命人召集大军,准备抵御韩赵联军。
其中一些士子也开始收拾包袱,准备跑路了。他们来秦国,是追求高官厚禄的,他们可不准备陪着秦国一起挨揍。
嬴渠梁一面安抚着入秦士子们,一面为边关战事而着急,几乎彻夜未眠。
然而,没几日,他就听说“秦军”大败韩赵联军,韩赵联军死伤过半,韩国主将和赵国主将尽皆被虏。
嬴渠梁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些许古怪之色。
即使他再怎么希望自家军队能够抵御敌人,可这战况,也未免太离谱了吧?
前几年,秦军还在赵军手上吃了败仗呢,怎么忽然间,他的军队就“开了窍”,能够大败韩赵联军了?
跟韩赵联军交战的那支军队,当真是他的秦军吗?
“边关急报!”
嬴渠梁闻言,赶忙命人将那封急报呈了进来。
那封急报是他派去抵御韩赵联军的将领送来的。在这封书信中,那名将领说,他在前去抵御韩赵联军的途中,遇到了另一支“秦军”。
那名秦军的首领,自称嬴稷。
就是他,率军大败韩赵联军,并俘虏了韩军和赵军主将。
“嬴稷……”嬴渠梁将这个名字放在嘴边反复念了几遍。
他们老嬴家何时出了这么个将才,他怎么不知道?
秦国国君能够调动的所有军队,都在他的手中,“嬴稷”手中的秦军,又是哪儿来的?
第4章
嬴渠梁虽然不知道嬴稷究竟是何人,又是怎么冒出来的,但目前看来,这嬴稷对他,对秦国并无恶意,嬴渠梁也就暂时将他放在一边了。
根据他收到信件时嬴稷大军所在的位置推算,嬴稷一行人还要过上数日,才能抵达栎阳。
在此期间,嬴渠梁准备先将他心心念念的求贤大会给办了。
他亲自派人去通知与会士子们:秦军已击退韩赵联军,秦国之危已解,求贤大会如期举行。
嬴渠梁对求贤大会抱有极高的期望,然而,求贤大会的进展并不顺利。
许多士子人虽然来了,但他们依旧对秦国抱有偏见,有些人甚至就是专程来看秦国笑话的。
“秦公说,秦军击退了赵军和韩军,不会是蒙我们的吧?”
有人上下打量着嬴渠梁,见他年岁尚轻,瞧着文文弱弱的,穿着打扮相较于他的身份而言十分俭朴,不免生出了些许轻视之心。
尽管,嬴渠梁刻意穿戴得较为朴素,待他们的态度也十分平易近人,是为了拉近他和这些士子们之间的距离。
可他的种种做法,落在有心人眼中,就成了软弱可欺的证明。
“毕竟,秦军何等孱弱,人尽皆知。这些年,秦国与三晋之地作战,输多赢少。秦公自己都说,面对三晋的攻伐,你无力抵御……”
“那么,秦军又是怎么在短短时间内,击败赵军和韩军的?秦公别是为了保全颜面,故意蒙骗我们吧?”
嬴渠梁道:“此战的结果不久便会传遍天下,说谎对寡人而言并无好处,反而会让寡人声名扫地。”
“胜就是胜,败就是败,寡人不会拿这种事来开玩笑。”
那人闻言,愈发咄咄逼人:“那秦公不妨与我们说说,秦国究竟是如何击败韩赵联军的?不是我小瞧秦国,依照秦国如今的国力,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击败韩军和赵军……即便是你们先君秦穆公在世,只怕也办不到!”
这人言辞虽然不客气,但他的质疑合情合理。
其余许多士子们亦想知道答案,因此,他们并没有出言制止这位“刺头”的诘问。
嬴渠梁皱起了眉,但依旧以不卑不亢的姿态回答了这名士子的话。
“数百年前,又有谁能想到,强大的晋国会被韩赵魏三家瓜分?诸君既然不曾深入了解过我秦国,我秦国的兵力和潜力,诸君又从何得知?”
若秦国国力强大,嬴渠梁作为秦国国君,只需等着他国人才主动来投。
然而眼下,秦国国力孱弱,其余各国对秦国的鄙夷根深蒂固。士子们在游历诸国时,通商也会撇开秦国,只因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秦人与夷狄无异,是一群野蛮之人。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这次变法,的确让老旧的楚国重新呈现出蒸蒸日上之景。可惜,变法终究失败了。
楚悼王生前坚持吴起的法令,却管不到身后事。他一死,主持变法的吴起便被楚国老氏族们射杀在他的灵柩前。
他的继任者楚肃王没能抵挡住来自旧势力的反扑。最终,吴起与楚悼王所变之法尽皆被废。
这一成功,一失败的变法案例,也给卫鞅带来了不少启发。
卫鞅在魏国为官时,也曾反复思考过李悝与吴起的成败得失。
而后,卫鞅得出了结论,法令固然重要,人也同样重要。
再正确的法令,若没有能够将它维持下去的国君,照样无用。
基于这种种考量,卫鞅并不准备一见到秦公,就向秦公说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打算先好好试探一下这位秦公,看看这位秦公究竟是不是能够与他共事之人。
卫鞅一路来到了栎阳,这是如今秦国的国都。
在过去长达三百年的时光中,秦国都以雍城为都,直至秦孝公之父秦献公继位后,为求“北却戎狄,东通三晋”,便将都城迁到了栎阳。
栎阳是一座新兴的都城,不如临淄繁华,不如大梁气派,但在卫鞅眼中,这座城池却与苦穷的秦国一样,蕴含着无限的希望。
与卫鞅不同,一些士子才来到秦国,便不由嘀咕了起来。
这秦国也太穷了吧?就算他们能够在秦国获得高官厚禄,也没有地方可供他们消费啊。
一时之间,有些人打起了退堂鼓。
但不管怎么说,来都来了,他们准备先见秦国国君一面,再做打算。
嬴渠梁在听说入秦士子多达三四百人之时,颇为惊喜。
他对身边的宠臣景监说道:“这么多人中,只要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达到一半,寡人若能将这些人留下来,何愁我秦国不兴?”
不过,嬴渠梁也知道,如今有本事的人不少,人家却不一定愿意留在他的秦国。能够留下多少人,既要看他这个秦国国君的表现,也要看对方与秦国的契合度。
景监道:“君上如此诚心求才,必能觅得良才,为君上出计强秦!”
对这些入秦士子,嬴渠梁做足了欢迎之态。
因此次入秦的人过多,嬴渠梁决定挑选一个日子,统一见他们,为他们解答心中的疑惑。
然而,“求贤大会”还没来得及举行,边关处就传来了韩国和赵国联合向秦国发兵的消息。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嬴渠梁急匆匆地命人召集大军,准备抵御韩赵联军。
其中一些士子也开始收拾包袱,准备跑路了。他们来秦国,是追求高官厚禄的,他们可不准备陪着秦国一起挨揍。
嬴渠梁一面安抚着入秦士子们,一面为边关战事而着急,几乎彻夜未眠。
然而,没几日,他就听说“秦军”大败韩赵联军,韩赵联军死伤过半,韩国主将和赵国主将尽皆被虏。
嬴渠梁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些许古怪之色。
即使他再怎么希望自家军队能够抵御敌人,可这战况,也未免太离谱了吧?
前几年,秦军还在赵军手上吃了败仗呢,怎么忽然间,他的军队就“开了窍”,能够大败韩赵联军了?
跟韩赵联军交战的那支军队,当真是他的秦军吗?
“边关急报!”
嬴渠梁闻言,赶忙命人将那封急报呈了进来。
那封急报是他派去抵御韩赵联军的将领送来的。在这封书信中,那名将领说,他在前去抵御韩赵联军的途中,遇到了另一支“秦军”。
那名秦军的首领,自称嬴稷。
就是他,率军大败韩赵联军,并俘虏了韩军和赵军主将。
“嬴稷……”嬴渠梁将这个名字放在嘴边反复念了几遍。
他们老嬴家何时出了这么个将才,他怎么不知道?
秦国国君能够调动的所有军队,都在他的手中,“嬴稷”手中的秦军,又是哪儿来的?
第4章
嬴渠梁虽然不知道嬴稷究竟是何人,又是怎么冒出来的,但目前看来,这嬴稷对他,对秦国并无恶意,嬴渠梁也就暂时将他放在一边了。
根据他收到信件时嬴稷大军所在的位置推算,嬴稷一行人还要过上数日,才能抵达栎阳。
在此期间,嬴渠梁准备先将他心心念念的求贤大会给办了。
他亲自派人去通知与会士子们:秦军已击退韩赵联军,秦国之危已解,求贤大会如期举行。
嬴渠梁对求贤大会抱有极高的期望,然而,求贤大会的进展并不顺利。
许多士子人虽然来了,但他们依旧对秦国抱有偏见,有些人甚至就是专程来看秦国笑话的。
“秦公说,秦军击退了赵军和韩军,不会是蒙我们的吧?”
有人上下打量着嬴渠梁,见他年岁尚轻,瞧着文文弱弱的,穿着打扮相较于他的身份而言十分俭朴,不免生出了些许轻视之心。
尽管,嬴渠梁刻意穿戴得较为朴素,待他们的态度也十分平易近人,是为了拉近他和这些士子们之间的距离。
可他的种种做法,落在有心人眼中,就成了软弱可欺的证明。
“毕竟,秦军何等孱弱,人尽皆知。这些年,秦国与三晋之地作战,输多赢少。秦公自己都说,面对三晋的攻伐,你无力抵御……”
“那么,秦军又是怎么在短短时间内,击败赵军和韩军的?秦公别是为了保全颜面,故意蒙骗我们吧?”
嬴渠梁道:“此战的结果不久便会传遍天下,说谎对寡人而言并无好处,反而会让寡人声名扫地。”
“胜就是胜,败就是败,寡人不会拿这种事来开玩笑。”
那人闻言,愈发咄咄逼人:“那秦公不妨与我们说说,秦国究竟是如何击败韩赵联军的?不是我小瞧秦国,依照秦国如今的国力,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击败韩军和赵军……即便是你们先君秦穆公在世,只怕也办不到!”
这人言辞虽然不客气,但他的质疑合情合理。
其余许多士子们亦想知道答案,因此,他们并没有出言制止这位“刺头”的诘问。
嬴渠梁皱起了眉,但依旧以不卑不亢的姿态回答了这名士子的话。
“数百年前,又有谁能想到,强大的晋国会被韩赵魏三家瓜分?诸君既然不曾深入了解过我秦国,我秦国的兵力和潜力,诸君又从何得知?”
若秦国国力强大,嬴渠梁作为秦国国君,只需等着他国人才主动来投。
然而眼下,秦国国力孱弱,其余各国对秦国的鄙夷根深蒂固。士子们在游历诸国时,通商也会撇开秦国,只因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秦人与夷狄无异,是一群野蛮之人。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